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电话:400-123-4567

行业新闻

星空体育医疗器械行业最新动态!

  星空体育2017年1月9日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下称《通知》),9日上午10点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了2017年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及解读《通知》有关情况。

  《通知》明确,两票制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

  这与此前试行省市没有太大不同,但此次《通知》中还提到药品生产企业或科工贸一体化的集团型企业设立的仅销售本企业(集团)药品的全资或控股商业公司(全国仅限一家商业公司)、境外药品国内总代理(全国仅限一家总代理)可视同生产企业。药品流通集团型企业内部向全资(控股)子公司或全资(控股)子公司之间调拨药品可不视为一票,但最多只允许开一次发票。

  这些算是宽松了界定要求,此前有消息传多家中小流通企业或将组成联盟,而这份《通知》将推进行业兼并重组浪潮掀起。

  各流通企业不能再骗自己,两票制只是个别省市的特别政策了。《通知》明确,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要逐步实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医疗机构推行“两票制”,综合医改试点省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要率先执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推行“两票制”,争取2018年在全国推开。

  为保证“两票制”平稳落地,保障药品及时有效供应,《通知》还对以下四种情况做了特别的规定:

  一是顺应现代药品企业发展趋势,对药品生产企业或科工贸一体化的集团型企业所设立的仅销售本企业(集团)药品的全资或控股商业公司(全国仅限一家商业公司),境外药品国内总代理(全国仅限一家国内总代理)可视同生产企业。对药品流通集团型企业内部向全资(控股)子公司或全资(控股)子公司之间调拨药品可不视为一票,但最多允许开一次发票。

  二是为保障基层药品的有效供应,规定药品流通企业为特别边远、交通不便的乡(镇)和村级医疗卫生机构配送药品时,允许在“两票制”的基础上再开一次药品购销发票。

  三是为应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重大突发事件和病人急(抢)救等特殊情况,紧急采购药品或国家医药储备药品,可实行特殊处理。

  这四种特别情况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也算是一种安慰了。在巨头公司覆盖不到的区域,这些中小流通企业铺开来,或许还能换得一点生机。

  《通知》中明确:公立医疗机构在药品验收入库时,必须验明票、货、账三者一致方可入库、使用,不仅要向配送药品的流通企业索要、验证发票,还应当要求流通企业出具加盖印章的由生产企业提供的进货发票复印件,两张发票的药品流通企业名称、药品批号等相关内容互相印证,且作为公立医疗机构支付药品货款凭证,纳入财务档案管理。每个药品品种的进货发票复印件至少提供一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使用电子发票,通过信息化手段验证“两票制”。

  这将两票制的规定限住,毫无漏洞可钻。所以,各大流通企业,不要再想钻空子了,老老实实才是王道。

  《通知》中提到,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为“两票制”落地创造有利条件。要打破利益藩篱,破除地方保护,加快清理和废止在企业开办登记、药品采购、跨区域经营、配送商选择、连锁经营等方面存在的阻碍药品流通行业健康发展的不合理政策和规定。地方政府要支持网络体系全、质量信誉好、配送能力强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到当地开展药品配送工作。支持建设全国性、区域性的药品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推进药品流通企业仓储资源和运输资源有效整合,多仓协同配送,允许药品流通企业异地建仓,在省域内跨地区使用本企业符合条件的药品仓库。

  以往流通企业和药企最大的障碍在于医院拖欠货款,也许是征得多家企业的意见,此次《通知》对于这方面也规定了,卫生计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执行“两票制”的监督检查,对索票(证)不严、“两票制”落实不到位、拖欠货款、有令不行的医疗机构要通报批评,直到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现在各药企的最大难题也得到了解决,相信施行起来的阻碍也会相对减少。

  两票制的推行将有利于规范医药流通行业秩序,清肃整顿小而乱的竞争环境,对提升行业集中度有积极作用,行业兼并重组浪潮有望持续高涨。网络体系全、质量信誉好、配送能力强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将成为两票制的最大受益者,有分析称,本次两票制推行后催生的新生市场,给大型流通企业提供了扩容机会。

  目前,在全国31个省份中(除港、澳、台),福建(药品)执行两票制已久,安徽、四川、青海、重庆4省在2016年实施两票制,还有福建(耗材)、宁夏等7省将于今年正式拉开“两票制”大幕(陕西省部分医院已在16年执行),江苏在业内流传征求意见,广西和北京暂无消息,剩余海南、湖北、山西等17个省份已表明态度但尚未确定落实时间。

  6日闭幕的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表示,今年公立医院改革将在所有城市推开,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推进新旧运行机制平稳转换。目前,全国已有1560多家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医药费用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今年,我国将把挤压药价空间、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政府落实补偿政策联动起来。

  按照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实行“药品零差率”后,公立医院的收入缺口将由三个部分来“填补”,即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政府补贴和医院自行消化——这三部分按照“811”的比例来分摊:财政补贴10%,医院自行消化10%, 80%由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补偿。

  但目前来看医院在药品方面均呈现较严重的亏损状态,如据《21世纪经济报》报道,素有“中部协和”之称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近日被曝出,在取消药品加成后,其每年收入减少2亿元,今年不得不停掉5000万的设备采购预算,面对突如其来的收入锐减,很多医院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较低的医疗服务价格与医院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不配套,医院只能通过多开检查单来弥补医疗服务收入的不足,这类情况确实存在。仅仅取消药品加成无法解决公立医院逐利的根本性问题。”广州市卫计委副主任胡丙杰说。

  在此背景下,处于强势地位的医院向药企拖欠费用和索要返利甚至捐赠就成为药企无法言说的痛。据公开报道,2016年初至今,仅湖南湘雅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等20家公立医院就拖欠了长沙40余家药商超过100亿元的药品货款。为了维持药品的正常供应星空体育,甚至有部分药商只好高利率向民间机构借贷,仅此一块的损失每月就高达20万元。

  此前一直有分析认为,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药房不再是盈利部门,再加上即将全面实施的“两票制”,公立医院或将药房进行托管,这也给流通企业带来了药房托管的机遇。国内已经有包括康美药业、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三九集团在内的医药公司承接了药房托管。

  但时任广东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曾公开表示,药房托管是羊爱狼,没有挤压流通领域的不合理的价格水分,却使利益链更长,水分更多。另外,医院托管药房要收取托管费,为支付托管费用,托管方会进一步压低药品采购价,当价格低于产品成本时,临床急需药品也可能断货。(来源:赛柏蓝)

  12月29日,商务部发布《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规划》指出,2015年,药品批发百强企业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的比重已达86%、药品零售连锁经营率已达46%,而《规划》中明确提出总体目标,在2020年实现“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0%以上;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40%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达50%以上”,行业集中度未来将进一步提高。而落实到具体措施上,“鼓励药品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做强、做大,加快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经营。支持中小型药品流通企业发展采购联盟和药店联盟,采用联购分销、统一配送等方式,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组织化程度。鼓励实行批零一体化、连锁化经营,发展多业态混合经营”。

  随着顶层规划出台,伴随两票制未来的加速落地(从央视近期的报道可以看出一定的政策风向),流通行业龙头未来将强者恒强。

  向药品供应链服务商转型:《规划》明确提出,“支持药品流通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完善药品供应链集成系统,向供应链上下游提供市场开发、价格谈判、在线支付、金融支持等增值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加快向药品供应链服务商转型发展”。《规划》鼓励流通企业进行“价格谈判”意味深长,未来GPO、PBM在国内发展或有更多的土壤。

  与互联网相结合,做患者的服务:《规划》“支持药品流通企业与医疗机构、医保部门、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开展医药电商服务,向患者提供非处方药的“网订(药)店取”、“网订(药)店送”等便捷服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政策目前支持“非处方药”的互联网+模式,并未提及处方药。

  《规划》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零售药店承接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开展“药学服务”、发展“个人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发展“专业药房、药(美)妆店、药店+诊所、中医(国医)馆等新型零售经营方式”、开展“居家养老、医疗用药服务”。

  《规划》鼓励零售药店承接门诊药房服务,承接外流处方,换句话说也就是鼓励DTP药房模式,同时创新零售服务模式也具备改善单店面盈利能力的可能性。(来源:东兴证券)

  本报告主要关注医药行业政策热点及投资经营状况,从行业运行情况、政策法规星空体育、新兴热点等多方面梳理信 息,分析中国医药行业的投资机遇与潜在风险;对外资企业“引进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直接投资和并购数据进行详尽的统计梳理及趋势分析;此外,还从资本市场角度解读医药行业的投资动态与创新模式。

  十三五期间医药行业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老龄化及城镇化加 速、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等因素都将提升中国医药消费需求,推动市场较快增长。

  国产仿制药质量不足及偏高的卫生费用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挑战,提升药品质量和控费医 疗费用将成为重点任务。受到医保总额控制、合理用药、药占比控制和日益严峻的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影响,今后药企的利润率将面临压力。

  医药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上升趋势明显,项目数稳定下降,平均每个项目的投资规模越来越 大,反映出医药外商对每个项目更加审慎和更加大手笔的倾向。

  由于国内医药研发能力有限,外商在国内并购少于直接投资的规模。外商进行并购主要是为了 丰富产品线,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中国医药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和数量都在上升,但整体规模不大;单个项目规模有扩张趋 势,企业从试探式的对外投资过渡到战略式;而医疗设备方面的对外投资在规模和数量上都不大,主要以拓展销售渠道为主。

  医药行业的对外并购趋向活跃,价量齐升,单笔交易规模大幅上升,企业欲通过并购拓展市场 或丰富产品线;对海外的医疗设备及医疗服务并购也在持续升温,且以并购医疗机构为主。

  资本市场方面,投资机构对中国医药健康产业投资热潮持续不减,新技术带动生物制药领域投资,医疗服务快速扩张星空体育。

  近日,中国投资咨询网发布了《2017-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提及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三大因素,以及对医疗器械市场的和收入和利润进行了预测。

  我国健康服务业涉及范围广,产业链长,而医疗器械作为健康服务业的基础支撑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中国成为巨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在新医改的背景下,“以药补医”体制正在被纠正,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将迎来进一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医疗器械与药品的消费比例不到1:5,而在发达国家该比例已达到1:1。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有广阔的成长空间。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已初步建成了专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014年,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销售收入达2136亿元,同比增长13.01%;2015年1-9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销售收入达1693亿元,同比增长11.6%。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计,2017年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2829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32%,2021年收入将达到4345亿元。

  2014年,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利润总额达219亿元,同比增长10.05%;2015年1-9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利润总额达146亿元,同比增长7%。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计,2017年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利润总额将达到263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05%,2021年收入将达到358亿元。

  2015年,平均1天出台0.83个医药政策,2016年,平均1天出台1.16个医药政策,而这些政策,何时落地、如何落地是个问题。不过,通过2016年圣诞平安夜央视暗访医院回扣事件等一系列报道的发酵,医改的在舆论上获得了空前关注,也在操作层面推动了各项工作效率的提升。

  1月5日-6日,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理、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住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保支付、药品供应与价格、分级诊疗等重点,把医改向纵深推进。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强调,2017年是“工作落实年”,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集中力量做好年度各项工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等工作。上述政策将在2017年内消化,对医疗医药领域的影响逐渐显现。对于医药界而言,市场各要素会发生剧烈变化。

  1)药品价格进一步下跌,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以后,医院向上游供应商要利润将愈演愈烈;

  2)公立医院院外定向外流处方增多,分流方向、方式各异,但主流药店期望值别太高,处方不会轻而易举跳进你的碗里来;

  4)工业向下游发展,纵向一体化加剧,收购商业变成销售子公司规避两票制政策风险,甚至挺进零售终端和医疗机构;

  5)两票制之下,各地伪CSO遍地开花,由于没有真实业务及合规体系支撑,半年之内遭遇税务稽查危机,从全面开花到全面凋亡或许不用一年时间;

  6)福建「医改办」高度集权的模式向全国推广,「准入+采购+销售」三合一趋势更为明显,说句大白话,国家帮你做进目录、开发医院、完成采购和销售、报销,但,请你别来医院找医生,更别带金销售;

  7)资本寒冬+医药寒冬,移动医疗将和药企共同抱团,曾经相互看不起的两拨人,竟然一拍即合,相见恨晚,药企成为互联网医疗最大支付方,线上成为药企营销的一条出路,想想都觉得这世界变化太快,没有什么不能发生。(来源:医药云端信息)

  日前,医药O2O领域传来重磅消息,此前一直“低调快跑”的叮当快药正式对外宣布,获得知名投资机构同道共赢3亿元A轮融资。上线日的叮当快药,至今已经过了近两年的发展,通过其核心区域28分钟免费送到家的服务为人所熟知,并累积了超千万的用户,成为医药O2O领域的领跑者。

  今年11月,叮当快药曾对外宣布其北京市场日订单突破两万单,率先实现盈利。据了解,这是目前医药行业中唯一实现盈利的送药O2O,由此可见,叮当快药通过叮当大健康生态圈整合优势资源,依托仁和打通了产业链的上下游,创造了生态盈利的新模式。

  ➤其一,重构线上线下资源。通过叮当快药赋能线下,扩大门店服务半径,实现从500米到5公里的跨越。并且,通过叮当智慧药房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重构传统药店价值,赋能线上,提升用户体验。

  ➤其二,提供用户极致的服务体验。继续深化7*24小时、28分钟的健康到家服务,加强24小时药师专家服务。

  ➤其三星空体育,应用会员健康大数据。叮当智慧药房将为用户建立其电子档案,采集健康数据,打造“C2B”模式,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

  经过长达8个月的反复沟通,制药巨头雅培公司最终宣布即将完成对医疗器械公司St. Jude Medical的收购计划。整个收购案金额将达到250亿美元之巨。收购St. Jude Medical后,公司下属的心血管部门将超过300亿美元。

  这一交易案于2016年四月份被披露。而由于金额巨大,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专门致函问询。在长达8个月的审核和沟通后,公司于上周四宣布已经获得了中国和美国官方的有条件并购许可。而这一合并计划的顺利完成将助涨公司的业绩。雅培公司CEO Miles White表示,St. Jude Medical公司有着世界上最广泛的医疗器械产品线,这将极大充实雅培公司相关业务的技术实力。声明中,雅培公司表示St. Jude Medical在心房颤动、心力衰竭以及慢性疼痛等方面的技术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二尖瓣疾病和冠状动脉介入等方面的领先优势。

  12月31日,京柏医疗宣布A+轮获投1.2亿元,资方为马良资本。2015年5月,它还完成了来自大营资本的8000万元天使轮融资。京柏医疗总部位于深圳,注册于1998年7月,创立之初主要从事母婴医疗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现在已转型升级为智慧妇幼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京柏医疗总经理易辉认为,智慧妇幼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患者医疗闭环服务为中心,将医疗器械物联网化,集成医院现有信息系统星空体育,搭建全新的妇幼健康管理模式,使医生与孕妇、医生与医生、医院与医院、医院与卫生行政机构等之间的互联互通。

  ❶ 实现传统院内各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包括医院的HIS(医院信息系统)、LIS(检验科信息系统)、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HRP(医院资源规划系统)、EMR(电子病历)等。

  ❷ 实现医疗设备与院内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院内信息系统的孤岛现象类似,医院采购的设备、患者购买的家用医疗设备,同样来自不同生产厂家,且家用设备采集的患者数据无法进入院内体系。

  ❸ 实现院外移动医疗与院内医疗体系的互联互通。让院外的轻问诊、用户教育等与院内的挂号、会诊、转诊等体系结合。

  经过近20年的时间,京柏医疗已推出8个系列、几十款SKU的母婴设备以及监护网络系统,通过了CFDA、FDA、CE等多项认证,累计获得50余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16年的年销售近2亿元。2014年,京柏医疗开始探索智慧母婴,并于当年12月率先推出了母婴监护健康管理平台天使医生。经过2年的研发,才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了整套智慧母婴软件系统。目前入驻京柏医疗天使医生平台的妇幼保健院、母婴诊所/医院已有600余家,来自B2B2C的精准孕妈近50万名。除了院内与院外的互联互通,京柏医疗还致力于打造省、市、区县的区域性互联互通。目前,京柏医疗已经在深圳、上海、济南、及西北地区打造了4个区域性的综合医疗平台。